【明報專訊】生活在喧鬧的世界,我們只能成為喧鬧的人,為求「遠離繁囂」,我們熱中旅行,彷彿往外走就可以掙脫困局,結果踏上歸途卻一切如舊,疲累甚至更深。「像一場未清的感冒」,陳永泉說。我們「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」,卻未曾從心出發,與心對話。
陳永泉是《心寂無聲》的藝術總監兼演員,這場演出邀請觀眾參加一場「心的對話」儀式,觀看前呷一口茶,就近舞台設十多個「禪坐席」,導演曾文通說,希望觀眾可以放鬆,打開味覺,再到視覺、聽覺,給自己一個休息的機會。「其實我們對自己很殘忍,不能安靜下來,為自己帶來很多衝突、戰爭。」
源起《心經》 衍化四階段
《心寂無聲》的創作意念源起佛教經典《心經》,曾文通記得十一二年前在北京,社會上人心惶惶,興起各種心靈課程,他也在當地教授瑜伽。當時一位戲劇界前輩提醒他,人們如何向外求平靜,都不及讀《心經》去了悟當中的生命觀。
經典在劇中衍化為苦行僧所經歷的「心」、「寂」、「無」、「聲」四個階段。「『心』,喜好、恐懼皆是由心而起的一種折射,苦行僧在修煉中會遇到幻象,見杯不是杯,我們當今也是這樣,看見的是否就是真?就如Facebook上很多假的新聞報道,我們很容易就接收了;另一個階段是『寂靜』,修煉到一個階段就回到平靜的狀態,沒有互相的鬥爭,甚至沒有自己內在的鬥爭,得到和平;然後到『無』,一切皆空,萬物皆空,無所牽掛,便可以放下。『無』之後只剩下『聲』,回到始初的聲頻,整個世界的形成是通過聲音和光,一切物質從此幻化而來。」
聲音肢體 演繹意象
玄之又玄的概念,靠演員和樂師在清簡的舞台設計下以肢體及聲音傳達。一場「沉船」戲,只有兩支竹平行躺放台上,演員阿Lu(盧詠琪)和阿Bee(譚玉婷)一前一後,不停繞行兩竹,忽爾站定竹間,身體搖搖晃晃,再跌倒竹外,手腳向上亂抓掙扎。
樹葉奏出大自然聲音
表演中除了以鼓、頌缽、磬、琵琶等模仿大自然的聲音,樹葉、石頭也是樂器。曾文通揮動兩束樹葉的「沙沙」聲,製造了森林的氛圍,提示兩支竹在前段是一條「小路」,後來才化身為「船」。後來兩名演員被拋出船外「沉入水中」,曾文通又即興敲了一下巨大的磬,迴音飄盪良久,似乎象徵生命的重量漸漸消散。
以意象呈現內容,阿Lu說這和她以往參與的表演很不同,「以前好寫實,要張櫈真的會有張櫈,要張枱就真的有張枱,要條船也會作狀有條船」,但這場演出多了想像空間。「最初不是一條船,觀眾會看作一條路,然後我們做了一些事,又會讓他們開始想,這是不是一條船?」
《小王子》裏的大人總是將肚子脹脹的蛇看成是頂帽,大人看不懂的,心境純真的小孩卻可一目了然。「我們以為要把事情做得很明白,小朋友卻往往只要少少點題就明,去到成年階段,我們卻不斷撇除自己的想像力。」曾文通相信演員和觀眾的想像不會差太遠,只看觀眾願不願意拋開將心束縛住的固有想法,找回原有的想像力。
另一場戲,兩位演員坐下,伸手往地上兜起些什麼,往另一隻手臂倒下,姿勢輕柔、舒坦神情,令人知道「隱形」的道具就是溪流和清涼的水。這種對水的觸感,來自他們到大埔梧桐寨瀑布綵排的記憶。
演員也經歷一場修行
他們綵排前還會抄《心經》、耍太極,為了這場演出,表演者也歷經一場修行,觀眾在短短個多小時又可以帶走什麼呢?演員們沒有如我想像中高深地說什麼大道理,反而輕鬆說笑:「種子不知何時會發芽,可能觀眾以後去日本時聽到『蹦』一聲,會想起曾經山長水遠到屯門看了這個劇」;「當屯門一日遊囉,青山寺有塊李小龍紙板好似真人一樣」……是的,一直無法與心對話,還是因為我們的腦袋計較實在太多。
■《心寂無聲》
日期:2017年1月5至7日晚上8:00;1月7、8日下午3:30
地點:屯門大會堂文娛廳
票價:$200(禪坐席門票已售罄)
節目查詢:3956 3459
網址:www.poptheatre.info
文:玲子
圖:馮凱鍵、普劇場
編輯:陳淑安
culture@mingpa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