戲劇的起源與儀式劇場

今期StageMag為大家介紹一個十分特別的舞台劇–《心寂無聲》。
《心寂無聲》以儀式劇場呈現心經之道,追溯原始劇場的精神。故事關於一名不斷尋找真相的苦行者,過程中遇到不少環境和情景,從而找岀人生中的修練真理。此劇分為「心」、「寂」、「無」、「聲」四個段落,帶領觀眾由語言聲音走向沈默寂靜。
在香港很少有儀式劇場的演出,但其實這種劇場形式與戲劇的起源有直接關係。西方的戲劇源於古希臘人對酒神(Dionysus)的崇拜,他們會在祭祀酒神時舉行悲劇和喜劇競賽,作為祭祀的儀式之一,這就是儀式劇場,也是戲劇的原形。到了二十世紀,有些戲劇創作者,例如亞陶(Antonin Artaud)主張把劇場返回到原始的儀式劇場,他們不是要重現古希臘人的祭祀儀式,而是在劇場內通過儀式化的演出,刺激觀眾的情緒,從而使觀眾獲得情感上的淨化。
導演曾文通表示,現代人缺乏與心對話,但其實每個人都是修行者或觀察者,希望觀眾透過《心寂無聲》這個演出,喚醒身體的覺醒力和五官的感受,從生活中覺醒。他認為只要我們多加留意,一些很平常的事都可以喚醒我們的身心,例如在喝水時,感受水從唇邊流向喉嚨,再通向整個身體,感受整個身體有甚麼變化,這已經算是一種修行了。

身、心、五官的劇場體驗

《心寂無聲》的故事十分簡單,只是講一名苦行者的修練過程,因此欣賞的重點不是故事的情節。《心寂無聲》會透過語言,音樂,肢體和劇場意象去呈現它的主題,因此觀眾走進劇場,要用身、心和五官六感去感受演出,才會有所得著。
曾文通認為語言可以令觀眾了解生死,但仍然有所束縛。唯有聲音和肢體能表達情景,透過不同樂器去演奏,包括琵琶、中東鼓和頌缽,以不同頻率的彈撥方法製造不同聲頻,從而推進表演的節奏和情緒,令觀眾更容易進入狀態。
視覺方面,佈景設計以自然、虛靈為主,會以樹枝和石頭等物質去呈現大自然的感覺,但主要是留大量空間,讓演員們展示他們的肢體。服裝以純棉麻的物料去製成,簡單的穿衣配合與大自然交流。
在演出正式開始前,舞台上更設有茶席,由演員為觀眾奉茶。曾文通希望觀眾能以放鬆的心情去欣賞《心寂無聲》,演員奉茶可減低觀眾和演出者的距離,觀眾更能近距離享受演岀,以分享的形式與觀眾交流。此外,在演岀前先品茶可以喚醒觀眾的味覺,演出時再以聽覺、視覺去感受和接觸,這樣可以令觀眾充份利用他們的五官六感。

與大自然連結

絕大部分的舞台劇都會在室內演出、室內排練。《心寂無聲》將會在屯門大會堂文娛廳演出,卻很特別地選擇了在戶外的大自然環境中進行排練。導演曾文通表示,排練安排在山水間進行,演員們透過接觸大自然的素材,每一刻都需要覺察和探索自己的身體和心靈的移動,意識介乎在有與無之間,從而表現岀心經,即心的對話。曾文通希望演員的肢體和感受是通過大自然去產生情景,而非用腦袋去創造情景。
《心寂無聲》大部分演員都沒有在大自然中修行或綵排的經驗,但透過這次訓練,他們比以往更深入地接觸大自然。身兼藝術總監和演員的陳永泉表示在溪澗排練有一定的危險,訓練時會留意自己的形態以防受傷,會更加清楚自己的肢體變化。由於排練室的環境十分安全,會較少留意外在的情況,但在大自然的環境裏排練,雀鳥的叫聲、溪水的流動等,都會影響演員的肢體和情緒,這是十分特別的排練經驗。
另一位演員盧詠琪也認為排練室的空間有所限制,在戶外可以將所有能量放射岀去,感到新鮮,希望以後可以嘗試更多不同的「與大自然對話」。演員譚玉婷則表示,由於戶外的環境每天都會改變,每次訓練都彷彿全新一樣,每次身體和心靈的感受都不相同,相當有趣。
作為一位觀眾,我們無法像《心寂無聲》的演員一樣,每天到溪邊去排練,親身感受在大自然中修行的感覺,但也可以走進劇場,感受演員們的修行成果,體會一下「心」、「寂」、「無」、「聲」的意境。

文:Jeannie L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