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特約專輯】自中國大陸打破一孩政策後,內地文娛活動急求適合兒童觀賞的藝術文化作品。由資深演員創立的「普 劇場」較早時獲康文署的安排專程到大灣區的廣州站,為廣州的兒童搬演一齣兒童文學劇,讓小朋友及家長看得開心,既刺激了小朋友去思考,又讓家長多一個選擇讓孩子遠離電視,陶冶性情。

第二度往大灣區廣州站演出的「普 劇場」,今個月初在相對偏遠的增城區搬演2016年在港首演的英國兒童文學劇《和平使者》,讓不分地區與國籍的人都明白要互相學習、交流溝通,打破隔閡。藝團更在表演前安排一個工作坊,由藝團工作人員近距離給小童進行一堂藝術教育課,讓兒童認識互相幫忙、友誼的重要性。

不過,兒童感到最開心的莫過於是表演的形式。藝術總監陳永泉在演出開始與結尾部份,選擇與兒童互動,刺激他們思考。演出甫開始,演員透過音樂及動作跟台下的兒童進行「熱身」,打成一片,令劇場瀰漫著一片歡呼開懷的笑聲。到故事的結尾,演員則按劇本原著的做法,向台下的兒童拋出提問,刺激兒童思考「如何能延續被牆阻隔的友誼?」。

在中港兩地三度搬演《和平使者》的陳永泉坦言,搬演英國作者David Holman的兒童文學作品並非刻意為之。他只覺得自己的責任就是冀望觀眾看罷作品,能刺激自己思考,也望能慢慢植根於小童的心坎裏。他說,這正是作者的聰明之處,盼望人去思考將來的生活、友誼、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及如何能打破那無形的牆,「這是需要不同國籍的人類互相努力做的事,彼此都是需要有一顆誠懇、和平、謙卑的心才可做到」。他說:「戲劇有其娛樂的元素,每一個好的劇作品都有其思考面,小朋友也需要有想像的世界。若只是看戲,離開後不再思考,只作娛樂,我想這是不足夠、不滿足的。我每次搬演戲劇後,不分年齡層,我都希望觀眾有反思及想像,這樣才知自己、社會有什麼不足之處,再作檢討,這才是一個好的作品」。

不同地方有其道地特有的文化,陳永泉經驗後,在廣州增城區搬演此劇時再作出微調,「廣州小朋友單純,香港小朋友比較醒目」,所以,笑位需要更明顯的表達。兩地的家長們都讚賞劇團搬演是類「簡單一點」的兒童劇,陳永泉相信是因為「作品訊息清楚」。

今年七歲半的歐小朋友明顯是作者期待的觀眾,他坦言喜歡作品,覺得作品好感人因為戲中的紅色人及藍色人起初都是害怕對方,但最後都可以和平相處。他指,在現實生活中也感到有「害怕人的人」,問他如何解決時,他說:「跟他們解釋,沒有惡意,並願意跟他們成為朋友。」至於年紀較歐小朋友年幼的兒童,則深受表演者的拋波及跳舞環節而感到興奮。

事實上,孩子喜歡之餘,家長也同樣看開心,且認為是類藝術文化活動有其重要性。陪同約三歲女兒的馮女士坦言,希望女兒感受當中的文化氛圍,相信是類活動可以陶冶性情,更可令女兒減少看電視,「現場的戲跟電視、電影的演出是很不同的,所以,希望她能從小感受一下。」喜歡是類文娛活動的馮女士更滿心期待女兒同樣喜歡,好讓往後母女二人可以一起進出劇場。

女兒就讀三年級的黃女士亦看得開心,更因為坐近舞台而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她指,自己雖是首次觀看戲劇,但已感到「跟看電影有很大的區別。好有新意」,同時間,她自己也覺得「收穫好大」,因為「人與人之間有很多堵牆,其實可以不需,可以拆,多一點溝通」。

兒子喜歡看真人表演的趙小姐對劇場表演亦讚不絶口,認為它的魅力是傳統媒體表演所沒有的,「劇場跟觀眾近距離的接觸,可以打動人心的,同時我們更加倡導孩子遠離電視機,走出來,走到劇場一個藝術性非常強、看高雅的藝術表演,是非常有意義,是電視機無辦法比擬的」。

同樣在藝文界工作的趙,對香港藝術團體的做法更感讚賞。她指,內地與香港藝團在兒童劇中展示舞美的能力,各有千秋。但是,「(香港藝團)給我大的印象是它會發揮小朋友的想像力,不會把小朋友的思維框訂‧‧‧‧但大陸的一般思維都是有這樣特別完滿的結局。今天我們更多的留下給小孩子們一些想像的空間,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。」

更多: http://www.101arts.net/viewArticle.php?type=artsnews&id=2574&gid=3&auid=47